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img.nync.com/u/2022/05/29/9b0809a8_l.jpg)
水稻体系突破“粳稻南移”关键技术,扩大优质粳稻、特用香稻种植面积,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适口大米;柑橘体系将鲜食柑橘上市期由2个月拉长到9个月,一举将美国“新奇士”挡在了国门之外,极大扩展了国内市场需求;水禽体系创制出6个适合做烤鸭的北京鸭品种,拓展了我国肉鸭产业消费模式……
此外,体系在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、预警监测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已实施多年的“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”,正是在体系专家推动下实现的。2010年,奶牛体系和牧草体系等专家组织起草了“关于大力推进苜蓿产业发展的建议”得到中央领导批示。2012-2015年,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补贴资金21亿元扶持苜蓿型奶业的发展。
一直以来,我国尽管有对水稻、大豆、油菜、棉花、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的监测,但是缺乏长期性和固定性监测,对小宗农产品的数据支撑尤其匮乏。正是针对产业监测不足的问题,体系的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,对112个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走势进行长期跟踪研究,进行中长期供求分析和发展趋势研判,有力增强了农业生产的预见性。